-
人權系列/碉堡禁閉室 監獄中的監獄【央廣新聞】
你或許知道,在白色恐怖期間,有不少政治犯被關在綠島;但你可能不曉得,人稱「監獄中的監獄」是如何令受難者聞風喪膽。央廣記者走訪綠島,帶你一睹「不一樣的牢房」,也要讓你曉得,當年受難者是如何與自己的屎尿共處,令人難以想像。(央廣記者陳國維、徐新權、張欽嵐採訪報導) -
人權系列/轉型正義ing 受難者:天漸漸光【央廣新聞】
「黑暗過後,黎明到來,現在天漸漸光,一吐怨氣。」隨著「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」及「促進轉型正義條例」,陸續在立法院三讀通過,文化部將在2018年的5月17日,也就是第一批政治犯到達綠島的日子,將「國家人權博物館」正式掛牌;受難者家屬高喊:「有了轉型正義,才有人權。」(央廣記者陳國維、徐新權、張欽嵐採訪報導) -
大馬學生淪台灣政治犯 陳欽生憶黑牢與母淚眼相望【央廣新聞】
「媽,請妳多保重,我答應妳我一定活著回去。」一個單純來台唸書的大馬學生,為何會莫名其妙被冠上顛覆政權罪名,讓他失去了12年的人生歲月?在綠島蹲了十多年黑牢的陳欽生到現在還是不明白。期待在國家人權博物館成立後,能有更多檔案被解密,讓所有歷史真相得以呈現在世人面前。(央廣記者江昭倫、徐新權採訪報導) -
青春成煉獄 高中參加讀書會換來坐牢十年【央廣新聞】
60多年前,一位鎮公所的年輕事務員,只因為高中曾經參加讀書會,就遭羅織參加叛亂組織罪名,在綠島坐牢十年,大好青春宛如葬送煉獄。「我像一隻狗一樣被綁起來、拖著走,鎮上所有人都跑出來,但沒有人敢開口講話.......我的父母親也流著眼淚,在人群中看著他們的心肝寶貝像狗一樣被拖著走。」蔡焜霖如今平淡地敘述當時境遇,卻無論如何也抹不掉那段白色恐怖的記憶。(央廣記者江昭倫、徐新權採訪報導) -
總統:轉型正義為「和解」 勿簡化成改名【央廣新聞】
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,文化部特別舉辦「世界人權日紀念活動暨感恩餐會」,邀請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及家屬共聚一堂。
蔡英文總統出席活動時表示,立法院已完成「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」立法,人博館即將正式成立,再加上促轉條例的通過,轉型正義的法制基礎已越來越完備,台灣社會來到一個全新的起點,下一階段的轉型正義工作,將把台灣的民主翻到新的一頁。(央廣記者張德厚採訪報導) -
李明哲關押處不明 李凈瑜嘆一封信都寄不出【央廣新聞】
遭中國大陸宣判5年刑期的非政府組織工作者李明哲,至今下落還沒有讓家屬知道。李明哲的妻子李凈瑜25日表示,宣判以來,她沒有收到任何公文書,完全不知道李明哲人在哪,現在連想寄封情書都沒有管道。(央廣記者蕭照平採訪報導) -
卡片送暖李明哲 呼籲關心人權議題【央廣新聞】
台灣非政府組織工作者李明哲,雖然被宣判刑期但下落還是不明,台灣人權促進會等關心「李明哲案」的人士,25日發起一人一信送暖李明哲活動,呼籲社會持續關心人權議題。聲援的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,台灣社會必須要持續關心,要讓世界知道,台灣並沒有遺忘李明哲。(央廣記者蕭照平採訪報導) -
李明哲被抓1年 救援大隊籲總統持續關注【央廣新聞】
文山社區大學學程經理人李明哲在去年3月19日遭中國逮捕,李明哲救援大隊19日下午聚集在總統府前舉行李明哲被抓1週年遊行活動,他們呼籲蔡英文總統持續關注李明哲案,並與國際社會合作向中國施壓,同時也要對於未來的個案建立有效救濟途徑。 -
探監李明哲30分鐘 李凈瑜:會持續救援【央廣新聞】
台灣人權工作者李明哲去年被中國法院依「顛覆國家政權罪」判處5年刑期,中國日前首次發給李明哲的妻子李凈瑜「一次性」 台胞證及探監許可,李凈瑜26日前往探監並在28日下午返抵國門。 -
國家人權館揭牌 總統期許以人權做外交【央廣新聞】
蔡英文總統今天(17日)上午出席國家人權博物館綠島園區的揭牌儀式,總統對於國家人權博物館提出兩點期許,除了強化人權教育的能量外,也希望能以人權館作為拓展國際交流的基地,用人權來做外交。(影片來源:總統府)(央廣記者 歐陽夢萍 採訪報導) -
國家人權館揭牌 台灣晉升守護人權國家之一【央廣新聞】
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年成立,下轄白色恐怖綠島與景美兩個紀念園區分別在17日與18日揭牌。18日景美紀念園區揭牌儀式上,除邀請政治受難者前輩、家屬參與外,更邀請德國史塔西檔案局Roland Jahn局長與多名國際貴賓出席,見證台灣人權的重要時刻,也揭示台灣成為全球守護人權的重要國家之一。(央廣記者鄭翔云、江昭倫報導) -
小英總統520直播 2018總統給問嗎
小英總統520直播 - 2018總統給問嗎 (影片來源:總統府提供)
(影像由總統府、沃草及LINE TODAY聯合製作)
首頁 《專題採訪》人權系列